太阳集团tyc151(中国)搜狗百科

长青专访

【特别篇·人物】不怨不悔 ,三十年忠诚

新闻时间:2016-04-25      文章来源:      编辑:

企业领导人的经历好像一场漫长的俄罗斯方块,不断地有突如其来的不规则事物扑面而来,他们不断增强自己的技能以便妥当处置这一切,而那些沉淀下来的经验和成就刻在了企业发展的丰碑上,日益坚实。

李振旺,中国水电港航公司副总经理,近三十年身在电建、心在电建,在国企改革的风浪里,他是水电集团发展最忠诚的见证者之一,说起水电行业人的昨天和今天,李总话里话外感慨万千。

苦中作乐

“太苦了”,这是李总说起自己当年基层工作时最大的感慨。

过去的水电十三局在山东德州,人人皆知十三局的工作奔波劳碌。“我们那时,德州的女孩儿都不愿意嫁给十三局的男人做媳妇儿”。

去到工地后一待就是很多年,至少半年才能回家探望一次,更甚者派到国外,不知何时才能着家。家里家外,老人孩子,全部都压在妻子身上,换作谁都要再三掂量。

在国外做项目的前三年,饮食上本就比较讲究的他,因为无法适应当地的食物而“只能选择不吃”,每当有机会走进饭店都点一份蛋炒饭,就这样度过了三年。

有一次因项目需要,李总在非洲停留了半个多月,期间饮食完全无法适应,即便是中餐馆,蔬菜种类也极其有限,加之时差、水土不服等各种问题,后期口腔溃疡十分严重,回国后一个多月才恢复正常,他戏言自己直到现在提起非洲都“怵头”。

但是,特殊的工作性质让他也慢慢适应了这份辛苦,偶尔还会乐在其中。

李总笑说:有些当地食物第一次接触实在不愿意吃,后来一段时间不吃,想得慌。

水电行业的特殊性养成了四处奔波、常年离家的特殊工作模式。除了兢兢业业继续建设这份事业,他们从不作他想。

守忠诚,敬事业

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机制给了他们一个特殊的角色——“社会主义的一块砖”,哪里有需要,就搬到哪里去。

李总就是这个大时代中典型的一员。

1986年,他大学毕业,服从分配,进入水电行业工作,此后近三十年时间,始终留在水电集团,“一直就没挪过地儿”。一腔热血和忠诚全部献给了水电集团,献给了电建。

“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也没有离开”。

90年代中期,正逢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企业要从国家的扶持政策转向市场竞争,一切都没有成型的模板,所有人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李总回忆,当时的水电集团在国内几乎没有项目可做,大家都没活干,很长一段时间只能发70%的工资,三四百元,根本无法养家糊口。那时工程单位常有人迫于生活压力走上歧途,甚至有人因此而结束生命。

即使在这样困难的几年里,李总和很多像他一样的人,从没有想过离开。

李总说,这是一种身为电建人的责任感,是他们对企业、对工作牢不可破的忠诚。

角色的转变

谈起近三十年里亲身感受到的电建的变化,李总言语里盛不下的自豪:“我们的集团越来越大,现在一说起电建,世界五百强”!

当时的水电十三局没什么知名度,如今的实力却不可小觑,更不用说电建这个已经走向国际的世界一流企业。

守在电建快三十年,集团的角色变了,李总自己的角色也变了。

回忆大学毕业初出茅庐时,他曾跟着一位老工程师学习、摸索,在接受任务、完成任务和汇报任务的过程中,心里也对工作强度和内容有过诸多怨言。

遇到有些老领导的要求比较严厉,年轻气盛的他也会想“有必要吗,犯不着吧”,对领导不留情面的批评无法理解。

如今重新回顾过去,他说从一个“兵”走到现在的位置,一丝不苟的行事风格受益于当时那些严格要求和严厉批评,那段时间真正是他的“成长期”。

如今站在管理者的高度面对新入职的年轻人,李总也会把当时严厉严格的态度和精神继续传递下去。

在李总看来,是时代塑造了一代人,面对今天竞争激烈和选择多元的社会,年轻人欠缺的,恰恰是对企业的忠诚、对社会的责任、对时代的感恩。转变观念、直面问题、承担责任,都是当代青年摆在眼前的课题。

时代塑造了许多像李总一样的电建人,他们体会过电建的困境也见证了电建的辉煌,有过凄苦也有过骄傲,但无论如何改变,他们都从不曾卸下肩上的重担,不曾放弃内心的忠诚。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代的车轮往前奔去,只是李总们的忠诚和责任是那样重,重得光阴也载不动!

京ICP备16031382号-1copyright@2016 太阳集团tyc151

电话:010-68936077;010-68931983 邮箱:service@wowproject.org

技术支持:中科服

京ICP备16031382号-1copyright@2016 太阳集团tyc151

电话:010-68936077;010-68931983 邮箱:service@wowproject.org

技术支持:中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