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集团tyc151(中国)搜狗百科

新闻资讯

专访朱岩院长:复工潮下的建筑业应对策略

新闻时间:2020-02-19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      编辑:朱岩


Q1

本次疫情可能会对建筑业和建筑企业造成哪些影响?

春节已过,正是全国建筑项目大量开工的季节,但因为新冠疫情,现在很多企业还处于尚未复工的状态。所以,新冠疫情对建筑业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短期来看负面影响居多:

1、用工荒;因为限制人员流动,对很多建筑企业而言,面临的用工荒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直到疫情有所缓解。
2、开工难;没有足够工人,再加上项目所在地各种各样的严管措施,使得建筑工地的开工变得更加艰难。
3、竣工晚;现有的项目因为疫情延期的情况将会普遍存在,这对企业资金等方面运营的压力会很大。
4、项目减少;第一季度已经过半,因为整体经济受到疫情冲击,所以 2020 年的新增项目数量不乐观。
5、市场萎缩。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一个转型期,疫情加速了产业转型的步伐,因而会使得传统的建筑需求出现萎缩,而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新兴建筑产业还未形成规模,所以市场整体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
从短期来看疫情也会加速一些防疫类的基础设施项目的立项审批,这对建筑产业来说是机会、更是责任和挑战。雷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建设的中国速度,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建筑企业在面对这些挑战的时候强大的能力。
但从长期来看,疫情对建筑产业的正面影响还是很多的:
1、因为市场萎缩带来市场整合、加速淘汰落后产能;疫情给建筑产业带来的不幸是一批中小建筑企业会撑不下去。但带来的好处是会加速市场的整合,那些具备科技实力、规模实力的企业会迅速成长,而一些落后的产能将会被淘汰。
2、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商业模式创新增多;过去几年建筑产业一直在寻找数字化转型的道路,总体方向就是要实现“数字建造”和“建造数字”这两个产业目标。“数字建造”已经掀起了以 BIM 为基础的建筑行业数字化的浪潮;“建造数字”是指建筑本身的功能已经逐渐向万物互联的数字化空间发展,所以建筑企业建筑的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建筑物空间、而是要叠加数字空间 “Cyber Space”。如何建造数字空间,是将来建筑企业的核心能力之一。围绕“数字物理空间”的建造,建筑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将会层出不穷。这一段疫情,是各建筑企业思考、布局未来发展模式的重要时期,2020 又是“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所以相信一定会有大量建筑企业通过做好数字化转型规划,在未来几年成功实现转型的。
3、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增;疫情使得各级政府充分意识到我国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疫情防控基础设施投入上的不足,所以政府必须要加大在这些基础设施项目上的建设力度。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会带来大量相关的新的建设项目,同时很多老设施,也需要按照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重新改造。这些都会给建筑产业带来大量的机会。
4、数字化绿色建筑理念将会迅速普及。建筑产业不会在停留在空间建造者的层面,而是变成“数字物理空间”建设者。这一理念在疫情后将会得到更大普及,反过来会倒逼建筑企业必须具备建设“数字物理空间”的能力。有了数字化,绿色建造、科技建造将会变得更加实际、更加可触碰。


Q2

基于建筑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面对疫情,建筑企业自身应该怎么做?企业又需要哪些外部的支撑?

首先,建筑企业要把自己目前手中的项目做好确定项目的优先级,通过整合资源来保障项目质量。尤其是那些对防疫阻击战非常重要的项目、对国计民生非常重要的项目,更是要保障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

其次,要借助难得的疫情休整期做好战略研究以制定“十四五”规划为契机,做一些大胆的转型战略设计。尤其是在数字化转型上面,一定要去技术化,而是要考虑如何适应未来二十年数字化、智能化环境下的建筑产业生态问题。建筑产业的新生态将会是一个国企、民企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在这一生态中基于区块链等技术的“信任”、“信用”成为通用语言,一种合作共赢、透明可信、“良币驱逐劣币”的产业生态将会被建立。

第三,重视科技投入、开展硬软课题研究硬件研究的重点在智慧建筑、绿色建筑为代表的工业互联网基础架构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数字物理空间”的建造构件上;软课题研究重点在国企、民企融合的产业生态、新型商业模式等问题的研究上。

第四,推广区块链等可信计算技术、积极布局建筑行业的可信产业生态。2019 年 10 月 2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局学习中提出要大力促进区块链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各行各业都在寻找基于区块链的应用模式。建筑行业具有区块链应用的大量场景,可以率先布局如何利用可信计算技术建立可信产业生态,用以支撑建筑业国企、民企融合发展的良性产业生态圈。

第五,做好新技术人才培养,准备好马上到来的人才更迭。建造“数字物理空间”的时代,需要大量新型的建筑人才。建筑企业应该加大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力度,充分利用远程教育、MOOC 等手段,鼓励员工认真学习新技术、思考新模式、创造新价值。

为了实现这五点,仅仅靠建筑企业自身,还是有很大难度的。建筑企业需要的外部支撑主要是在产业重构、生产关系重构、数字经济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撑。建筑企业要敢于突破旧模式,积极与从事产业转型、数字经济、数字产业研究的高校、科研院所跨界合作,共同研究建筑产业面临的新问题、建筑企业的新商业模式。





工程人的专属树洞

您的疑问,我来答!

无论是疫情应对、还是复工注意事项;无论是专业领域问题、还是心理问题疏导,欢迎您找我们倾诉!我们很荣幸为您解忧!

扫码咨询


Q3

针对各地关于复工的部署,有哪些看法?

全国各地建筑产业都做了大量复工部署,这些复工部署都有各自地域、各个企业的特点,都很好。但需要注意:

第一,  疫情防控还远没有胜利,还是要做好工地的防疫工作。防疫攻坚战到了最为重要的关口,随着建筑企业复工,防疫的压力也变大,企业一定要继续严防死守,杜绝疫情扩散。但同时也要科学防疫,不必制造不必要的恐慌。

第二,  工地复工对建筑企业是短期利益的保障,研发创新部门的复工才是企业的未来。建筑企业大多把精力放在了防疫和工地复工上面,但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建筑企业更应该重视研发、创新部门的复工,这些部门更适合远程办公,同时他们又很可能代表的是企业的未来。所以要鼓励这些部门尽快复工、利用数字方式满负荷运转。

第三,  复工不是目的,在复工之后要有更长远的企业改革计划。复工之后企业还是要面对产业生态调整和转型的压力,所以企业一定要有复工后的长远改革计划,战略规划先行、科技创新先行,并基于此建立新商业模式孵化的机制,以适应企业发展未来的需要。
 

Q4

疫情给建筑业还带来哪些思考?

最近二十年建筑业的发展曲线,到现在正处于一个向下调整转型的重要阶段,而疫情正是在这样一个下行阶段的负面叠加。所以说这样一个叠加效应,会加速建筑业的探底和转型。毫无疑问,2020 年会有一批地产企业因为疫情而消失,但也一定会有很多企业在疫情中做好了未来发展的布局。所以,对所有建筑企业而言,要抓住建筑业曲线发展的这一拐点,充分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先进生产力,提升自己建造“数字物理空间”的能力,积极参与到建筑产业生态的重构过程中,为自己在新产业生态中找准定位,进而大胆创新自己的商业模式、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只有这样,建筑企业才能够化冲击为商机,站在中国未来二十年建筑产业布局的制高点,为自己在疫情结束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简介


朱岩,北京太阳集团tyc151咨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特聘专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先进信息技术应用实验室主任、医疗管理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等职务。兼任央视财经评论员、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互联网经济与产业创新发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信息化百人会成员、中国数字经济百人会专家、上海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商务部电子商务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DNSLAB专家组成员、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务。



京ICP备16031382号-1copyright@2016 太阳集团tyc151

电话:010-68936077;010-68931983 邮箱:service@wowproject.org

技术支持:中科服

京ICP备16031382号-1copyright@2016 太阳集团tyc151

电话:010-68936077;010-68931983 邮箱:service@wowproject.org

技术支持:中科服